2022
八月

25

2470

【听教宗讲道】|热切期待参加天上的婚宴

1231231

教宗方济各8月24日在保禄六世大厅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继续谈论关于老年的主题,教宗分享说:

最近,我们庆祝了圣母升天节。这个奥迹是那塑造玛利亚命运的恩典的彰显,更显示出天堂作为我们人生最终的目的地。我想就圣母升天的图像来结束关于老年的要理问答。在西方,我们凝视被举起沐浴在光辉之中的圣母;在东方,圣母由祈祷中的宗徒环绕着,被描绘成斜倚着沉睡的形象,而复活的主如孩童一般地握着她的手。

神学上一直思考这 “升天”与死亡的关系,而此关系并未在信条上有所定义。我认为,阐明此奥迹与耶稣复活之间的关系则更为重要。因为耶稣的复活为我们所有的人开辟了通往生命的道路。在圣母玛利亚与复活的基督得以重聚的神圣行动不仅超越了正常的人类肉体的死亡,也使人的肉体升天得享天主性生命得以被预见。实际上,我们所享有的复活的命运是可以被预见的,因为根据基督信仰,复活的主也是许多弟兄姐妹中的长子。祂首先是第一位从死中复活的,然后我们也会像祂一样。我们的命运就是像祂一样复活。

按照耶稣对尼苛德摩所说的话,我们可以说这一点就像是重生(若3:3-8)。如果第一次是生于世界,那么第二次就是生于天堂。这与宗徒保禄在书信的一开始就谈到的分娩的痛苦绝非巧合(参阅 罗8:22)。正如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出生的那一刻,我们还是我们自己,和在子宫里的我们一模一样。所以,在死后,我们诞生于天堂,生于天主内,到那时,我们还是和曾经在这个世界上行走的我们一样。这个也可以以类似形式放到耶稣身上:那首先复活者仍然还是耶稣,祂没有失去祂的人性,祂的人生经验,甚至祂的肉体。因为如果失去了这些,祂将不再是祂自己,祂将不是曾经降生成人且在世上行走的耶稣。

复活的耶稣曾有四十天的时间显现给门徒们,而门徒们的经历也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主向他们展示了祂受难时的伤痕;但这些伤痕已不再是遭受痛苦的耻辱,而是对祂那忠贞不渝之爱的不可磨灭的证明。复活后的耶稣带着肉身生活在天主圣三的亲密关系之中!祂没有忘记在尘世的经历,也没有丢弃在世的记忆,更没有断绝与地上的人的关系。祂对祂的朋友们说:“我去了,为你们预备了地方以后,我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为的是我在那里,你们也在那里。”(若14:3)祂会来,祂不仅会在末世时为所有人而来,祂也会一次一次地为我们每个人而来。祂会来寻找并把我们带到祂面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死亡是朝向与那正等着我去与祂相见的耶稣相遇的一个步骤。

复活的耶稣住在父的家里,在那里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地方,那是一个新天地,那正在建造中的天上的城市是人类最后的住所。我们无法想象肉体上的转变,但我们可以确信,到那时,我们的面孔依旧可被辨认,我们也将以人的身份住在天国里。这将使我们更以崇高的情感参与到天主创造的无限和幸福之中,并将亲身体验祂无尽的美善。

当耶稣谈到天国时,祂将其描述为像聚会一样的婚宴,在那里有朋友在等待着我们。这种描述使天国更加形象,充满了惊喜,就像收获的果实远远多于播种的种子。认真研读福音中关于天国的描述可以增进我们的敏感度,使我们能享受天主的作工和祂创造性的爱,并使我们朝着亲手播种下的生命的目的地前进。我曾对亲爱的同辈老人们说过,在我们年老的时候,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会变得更加重要,如爱抚、微笑、手势、赞赏的努力、意外的惊喜、热情好客的快乐、忠诚的纽带,等等。在即将离去之时,我们最珍视的生命的本质也变得清晰起来。老年的智慧是我们智慧萌芽的开始,它将照亮了儿童、年轻人、成年人以及整个社会的生活。我们老年人应当成为他人的灯塔。我们的整个生命就像一粒种子,只有被种在地里的,才能开花结果,才能重生。它将与世界上其他的一切一起重生。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没有分娩般的痛苦,并不是没有疼痛,但它终会重生(参阅 若16:21-23)。但是,那复活后的身体所拥有的生命,要比我们在地上所经验过的活力强千百倍(参阅 谷10:28-31)。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复活的主在湖边等待宗徒的时候,烤了一些鱼,然后给他们(参阅 若21:9)。这不是偶然而为之。这种关爱的姿态让我们瞥见当跨越彼岸时,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是的,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最好的生活还在后面。“可是我们都老了,还会有什么事发生呢?”最好的生活还没有到来。让我们盼望着那当主呼召我们时将得到的充实生命。愿天主之母,她也是先我们而升天的我们的母亲、使我们重新对未来充满期待。因为这绝不是麻木的期待,也不是无聊的等待,而是一种可预见的热切期待。“我的主什么时候来,我什么时候可以去祂那里呢?”我们可能会有一点害怕,因为我不知道这条通道将会通向哪里。穿过那扇门确实会让人有点害怕。但是主的手总会带领我们前进。在那扇门的另一边就是婚宴的聚会。 

亲爱的老人们,同辈们,让我们收敛心神。祂在等待着我们。只要过一小段儿时间之后,便是婚宴的聚会。

——文稿编辑于宗座新闻室网站

评论

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